[1]刘想晴 赵宝林 骆莉莉 程旺兴.中药决明子本草考证[J].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23,(04):077-83.[doi:2096-1340(2023)04-0077-07]
点击复制

中药决明子本草考证
分享到: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ISSN:2096-1340/CN:61-1501/R]

卷:
期数:
2023年04期
页码:
077-83
栏目:
理论探讨
出版日期:
2023-07-20

文章信息/Info

文章编号:
10.13424/j.cnki.jsctcm.2023.04.015
作者:
刘想晴1 赵宝林1 骆莉莉1 程旺兴2
1.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安徽 芜湖 241000;
2.安徽中医药大学,安徽 合肥 230012
关键词:
关键词:决明子植物基原本草考证产地采收加工炮制
分类号:
R282.71
DOI:
2096-1340(2023)04-0077-07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摘 要:以历代本草、医学古籍为基础,结合现代文献资料,对决明子药材的名称、基原、产地、采收加工及炮制等方面进行梳理,厘清古今关系。经考证,决明子别名众多;资源分布广泛,产地为我国陕西、山西、广州、福建、湖南等省区,且未有明显道地性;本草记载其采收时间多为十月,采后阴干百日;炮制方法主要有炒制、醋制、火炙、酒制4种。唐代以前决明子基原较为混乱,通过考证,历代决明子主流基原为豆科决明(Cassia obtusifolia)或小决明(Cassia tora)种子,历史上决明属(Cassia)多种植物被作为决明子药用品种使用,且种子均非马蹄形。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董玉洁,蒋沅岐,刘毅,等.决明子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质量标志物预测分析[J].中草药,2021,52(9):2719-2732.
[2]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S].一部.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151.
[3]赵橘黄.本草药品实地之观察[M].樊菊芬会,点校.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161.
[4]卢其亮,吕归宝.中药决明子的本草考证[J].河南科学,1999,17(S1):156-157.
[5]李菁博.历代本草决明子植物图求证[C]//中国植物学会植物园分会.中国植物园第十八期.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5:319-327.
[6]顾观光.神农本草经·卷二[M].3版.杨鹏举,校注.北京:学苑出版社,2007:78.
[7]李时珍.本草纲目(中)[M].刘衡如,刘山永,校注.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729.
[8]陈嘉谟.本草蒙筌·卷之一[M].周超凡,陈湘萍,王淑民,点校.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61.
[9]佚名.本草明览[M].陈仁涛,王明强,严姝霞,等校注.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5:32.
[10]汪昂.全图本草备要[M].谢观,董丰培,评校.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6:72.
[11]张秉成.本草便读[M].薛京花,牛春来,李东燕,等点校.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41.
[12]陶弘景.本草经集注·卷第四[M].尚志钧,尚元胜,辑校.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266.
[13]吴普.吴普本草[M].尚志钧,辑校.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27.
[14]陶弘景.名医别录[M].尚志钧,辑校.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3:97.
[15]陈藏器.《本草拾遗》辑释[M].尚志钧,辑释.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343.
[16]王家葵,王佳黎,贾君君.中药材品种沿革及道地性[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7:125-128.
[17]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第十一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61:141.
[18]苏敬.新修本草[M].尚志钧,辑校.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88.
[19]苏颂.本草图经[M].尚志钧,辑校.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138.
[20]唐慎微.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第七卷[M].尚志钧,郑金生,尚元藕,等辑校.北京:华夏出版社,1993:198.
[21]郑金生.南宋珍稀本草三种[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46.
[22]寇宗奭.本草衍义·卷之八[M].张丽君,丁侃,校注.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9:42.
[23]王介.履巉岩本草·卷上[M].续修四库全书.子部.医家类.
[24]朱橚.救荒本草校注·卷二[M].倪根金,校注.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219.
[25]吴其濬.植物名实图考校释[M].张瑞贤,王家葵,张卫,校释.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8:202.
[26]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第十一卷[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412.
[27]福建省中医研究所.福建药物志·第二册[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130.
[28]傅立国,陈潭清,郎楷永,等.中国高等植物·第七卷[M].青岛:青岛出版社,2001:51.
[29]李中立.本草原始·草部·卷三 [M].明万历四十年初刊本.
[30]佚名.食物本草宫廷写本彩绘本[M]//中国文化研究会.中国本草全书·第二十七卷.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132.
[31]佚名.补遗雷公炮制便览(上)[M].郑金生,考校.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131.
[32]张志聪.本草崇原·卷上[M].刘小平,点校.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2:43.
[33]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中药志·第三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348.
[34]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93.
[35]孙思邈.千金翼方校注·卷第十一[M].高文柱,校注.北京:学苑出版社,2015:296.
[36]韩保昇.蜀本草·卷第七[M].尚志钧,辑释.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375.
[37]刘文泰.本草品汇精要·卷九[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278.
[38]卢之颐.本草乘雅半偈·第三帙[M].张永鹏,校注.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4:50.
[39]吴其濬.植物名实图考长篇·卷七[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445.
[40]陈仁山.药物出产辨[M]//郑洪,刘小斌.民国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中医讲义系列·药物方剂类.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200.
[41]杨士瀛.仁斋直指方·卷二十[M].孙玉信,朱平生.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6:469.
[42]王怀隐.太平圣惠方校点本(上)[M].郑金生,王惟刚,董志珍,校点.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634.
[43]刘昉.幼幼新书[M].幼幼新书点校组,点校.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8:1303.
[44]倪朱谟.本草汇言[M].郑金生,甄雪燕,杨梅香,点校.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5:165.
[45]缪希雍.炮制大法[M].成莉,校注.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2:14.
[46]龚廷贤.寿世保元[M].彭建中,程昭,点校.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58.
[47]张璐.本经逢原[M].赵小青,裴晓峰,杜亚伟,校注.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85.
[48]王翃.握灵本草[M].叶新苗,校注.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92.
[49]于江泳,张村.全国中药饮片炮制规范辑要[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418.

备注/Memo

备注/Memo:
基金项目:2021年高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学研修项目(gxgnfx2021184);2019年安徽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KJ2019A1089,KJ2019A1086);2020年安徽省质量工程项目(2020jyxm1056)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23-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