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苗彦霞 邢玉瑞 胡勇 张惜燕.太极图与中医学的关系思考[J].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02):026-30,41.[doi:10.13424/j.cnki.jsctcm.2020.02.007]
点击复制

太极图与中医学的关系思考()
分享到: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ISSN:2096-1340/CN:61-1501/R]

卷:
期数:
2020年02期
页码:
026-30,41
栏目:
出版日期:
2020-04-24

文章信息/Info

文章编号:
2096-1340(2020)02-0026-06
作者:
苗彦霞 邢玉瑞 胡勇 张惜燕
陕西中医药大学,陕西咸阳712046
关键词:
太极图哲学中医学
分类号:
R742
DOI:
10.13424/j.cnki.jsctcm.2020.02.007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太极图被誉为“中华第一图”,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具代表性的符号,作为一种认知的理想模型,古今不少医家试图从太极图出发,去研究?演绎中医学的理论,指导中医临床实践?文中探讨了太极图的思想渊源?图形演变?哲学意蕴,以及与中医学的关系,指出太极图只是启迪人思维的模型工具,若脱离了临床实际情况而仅仅依据太极图进行模式推演,是将对人体生理?病理本体的研究转向了对易图的研究,无疑有本末倒置之嫌,很有可能将中医学的研究引向歧途?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朱灿生.太极图来源于月亮运动统计规律的探讨[J].自然杂志1983,6(4):249,248.
[2]李士贗.论太极图的形成及其与古天文观察的关系[J].东南文化,1991,(Z1):9-30.
[3]田合禄.论太极图是原始天文图[J].晋阳学刊,1992(5):23-28.
[4]冯时.中国天文考古学[M].2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498-500,95-98,497.
[5]陆思贤,李迪.天文考古通论[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5:93-107.
[6]陆思贤,李迪.天文考古通论[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5:104-108.
[7]张其成.阴阳鱼太极图源流考[J].周易研究,1997,(1):9-15.
[8]张.《易先天图-浑天象》非张行成之图[J].周易研究,1995,(4):93-96.
[9]杜泽逊.国学茶座[M].第7期.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5:97-100.
[10]李申.易图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80-92.
[11]李士贗.论太极图的形成及其与古天文观察的关系[J].东南文化,1991,(Z1):9-30.
[12]李申.易图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97-98.
[13]杨成寅.太极哲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3:55-56.
[14]欧阳红.易图新辩[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6:126.
[15]张其成.易学与中医[M].北京:中国书店,1999:282.
[16]田合禄,周晋香,田蔚.中医太极医学[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46-140.
[17]段晓鹏.太极图与中医全息论[J].中医药学报,2012,40(3):1-3.
[18]包巨太,吴范武,郑彩慧,等.阴阳思维模型与数学模型[J].中医杂志,2008,49(8):680-683.
[19]陈丽文.太极图-球的演进与互补在中医学中的应用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
[20]沈晓雄.月经太极图说[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7,20(2):8-10.
[21]夏桂成,殷燕云.从太极八卦时辰钟结合图探析生殖节律[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2(4):250-251.
[22]赵东峰,邢秋娟,王晶,等.骨稳态中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的阴阳属性[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5,49(4):5-10
[23]王全年,李秀美.太极图潜在的公理揭示人体全息本质秘密[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3,31(6):1037-1040.

备注/Memo

备注/Memo:
基金项目:陕西中医药大学学科创新团队项目(2019-YL01) 通讯作者:邢玉瑞,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E-mail:xingyurui@163.com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190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