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黄帝内经·素问[M] . ( 田代华整理) 北京: 人民卫生出
版社,2005: 134.
[2] 张登本,孙理军.“标本中气” 理论在伤寒六经病辨治中
的应用[J] .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2,25( 5) : 1 - 3.
[3] 张承烈. 钱塘医派[M] .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 719.
[4] 黄元御. 黄元御医学全书[M] .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
社,1996: 380.
[5] 陈修园. 陈修园医学全书[M] .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
社,1999: 375.
[6] 陆懋修. 陆懋修医学全书[M] .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
社,1999: 76.
[7] 郑 钦 安. 郑 钦 安 医 书 阐 释[M] . 成 都: 巴 蜀 书 社,
2004: 382.
[8] 孟凡红,秦立新,杨建宇. 中医学天人相应理论及其对
实践的指导意义[J] . 中医药指南,2007,( 9) : 10 - 12.
[9] 田代华整理. 黄帝内经素问[M] .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
社,2005: 129 - 130.
[10] 石冠卿. 标本中气[J] .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1980,4
( 3) : 1 - 4.
[11] 戴玉. 伤寒论六经气化论[J] . 河南中医,1982,1( 2) : 1
- 4.
[12] 吴武. 也谈“六经气化学说”- 与戴玉同志商榷[J] . 江
苏中医,1983,4( 3) : 56 - 57.
[13] 刘渡舟. 伤寒论十四讲[M] . 天津: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
社,1982: 47 - 53.
[14] 刘渡舟. 伤寒临证指要[M] . 北京: 学苑出版社,1999:
17 - 23.
[15] 崔英子,张国侠. 标本中气理论新探[J] . 中华中医药
杂志,2005,20( 增刊) : 14 - 15.
2017 年 5 月第 40 卷第 3 期 陕 西 中 医 药 大 学 学 报
May. 2017 Vol. 40 No. 3 Journal of Shaanx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85·
[16] 唐小宝,丁光军. 用标本中气理论浅析伤寒六经病证
[J] .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15,38( 4) : 7 - 10.
[17] 陆鸿滨. 对《伤寒论》 六经气化学说的实践体会[J] . 贵
阳中医学院学报,1979,1( 2) : 5 - 6.
[18] 吴雄志. 标本中气学说初探[J] .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
志,2000,6( 3) : 1 - 4.
[19] 张磊,吴修符,郭伟星. 六经“标本中气” 理论浅析[J] .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27( 5) : 531 - 534.
[20] 裴卉,陈明. 从郁论伤寒六经病本证初探[J] . 山西中
医,2007,23( 4) : 4 - 6.
[21] 王慧峰. 六经气化学说的天人相应观[C] . 全国第二
十次仲景学说学术年会论文集, 北京: 中华中医药学
会,2012: 41 - 44.
[22] 林亭秀. 张志聪六经气化学说之研究[D] . 北京: 北京
中医药大学,2010,19 - 28.
[23] 胡谦,方向明. 黄元御六气治方思想探析[J] . 山西中
医学院学报,2012,12( 3) : 3 - 5.
[24] 林亭秀,乔艳文. 试析张锡纯《伤寒论讲义》 中的气化
观[J] . 环球中医药,2013,5( 6) : 7 - 9.
[25] 刘卫东. 略谈《六经方证中西通解》 中六经气化学说
[J] . 亚太传统医药,2014,10( 14) : 8 - 9.
[26] 傅文录. 郑钦安《伤寒论》 气化学说[J] . 世界中医,
2010,5( 1) : 7 - 9.
[27] 张磊,郭伟星. 从六经气化浅说原发性高血压中医的
病机[J] . 中医杂志 2011,52( 8) : 653 - 655.
[28] 史雅琼,马建伟. 马建伟从“六经气化” 理论论治痤疮
经验[J] . 北京中医,2015,34( 1) : 24 - 26.
[29] 赵恩俭. 伤寒论研究[M] . 天津: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
社,1987: 47.
[30] 王伯章. 六经辨证与方技新析[M] . 广州: 广东科技出
版社,1994: 2.
[31] 陈亦人.“六经标本中气不明,不可读《伤寒论》” 刍议
[J] . 江苏中医杂志,1981,2( 5) : 25 -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