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李慧 孙宇洁 付书 郭锦晨.基于新安医家吴澄《不居集》的理脾阴思想探析[J].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06):045-47.[doi:10.13424/j.cnki.jsctcm.2019.06.012]
点击复制

基于新安医家吴澄《不居集》的理脾阴思想探析 ()
分享到: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ISSN:2096-1340/CN:61-1501/R]

卷:
期数:
2019年06期
页码:
045-47
栏目:
学术探讨
出版日期:
2019-11-15

文章信息/Info

文章编号:
2096-1340(2019)06-0045-03
作者:
李慧 孙宇洁 付书 郭锦晨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8
关键词:
吴澄不居集理脾阴新安医学
分类号:
R2-09
DOI:
10.13424/j.cnki.jsctcm.2019.06.012
文献标志码:
B
摘要:
著名新安医家吴澄参合宋、元、明诸医家治法,融汇自己的临证心得,撰著《不居集》,其中吴氏的理脾阴学术思想涵盖了理脾阴之法的形成、要素及理脾阴九方之特点等,完善了脾胃学说,亦对后世辨证论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李珊,卢玉.刍议吴澄《不居集》理脾阴法[J].现代中医药,2005,25(1):3-4.
[2]姚慧,张浩,郭锦晨,等.新安医家吴澄《不居集》解托、补托法辨治虚损特色[J].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34(2):48-49.
[3]胡渊龙,左倩倩,张文.从体用一源论理脾阴法内涵[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8,27(9):3-4.
[4]张国梁,李艳,赵进东,等.徐经世理脾阴法浅析[J].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5(3):48-50.
[5]谢丹丹,杨勤军.从《不居集》探析吴澄虚损证治特色[J].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28(2):5-6,10.
[6]杨杰.吴澄《不居集》脾阴学说探幽[J].中医药通报,2017,16(5):30-32.
[7]张秀芳,李净.论吴澄《不居集》之学术贡献[J].西部中医药,2011,24(11):5-7.
[8]肖培胜,张玉才.吴澄学术观点初探[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1,13(6):476-477.
[9]姚慧,郭锦晨,徐慧,等.浅析新安医家吴澄《不居集》虚损辨治特色[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40(11):861-864.
[10]董胡兴.吴澄理脾阴法初探[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84,(1):36-37.

相似文献/References:

[1]王君敏 汪婷.清代吴澄《不居集》理脾阴法的用药特色[J].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02):020.[doi:10.13424/j.cnki.jsctcm.2019.02.007]
[2]夏泽华孙悦何蕾李子龙郝文哲黄辉.基于新安“外损致虚说”探究慢性乙型肝炎的辨治思路[J].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24,(01):041.[doi:10.13424/j.cnki.jsctcm.2024.01.008]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19-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