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 2021期:05页码:120-129出版日期:2021-09-30
作者: | 作者: |
---|---|
Author(s): | Author(s): WANG Zongqing1 HOU Wei1 NIE Hongke1 SONG Na2WANG Xingqiang2 TANG Xiaohu1,2PENG Jiangyun1,2 |
单位: | 单位: 1.云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云南 昆明 650032; |
Unit: | Unit: 1.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Yunn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Kunming 650032,China; |
关键词: | 关键词: |
分类号: | 分类号: R285 |
DOI: | DOI: |
文献标识码: | 文献标识码: A |
摘要: | 摘要: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温阳通络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TCMSP数据库挖掘温阳通络方中的中药所含化学成分及作用靶点并经Uniprot数据库标准化,通过GeneCards数据库获得RA相关基因,筛选出共同靶点,运用Cytoscape3.7.2软件构建活性成分-关键靶点网络,STRING数据库下载蛋白-蛋白相互作用数据,筛选相互作用图的核心靶点,利用R语言clusterProfiler包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据化合物和蛋白的相关节点参数进行排序,对核心蛋白和活性成分进行分子对接,以及与RA临床常用治疗药物进行比较,验证网络分析结果。结果 筛选得到119个化合物及相应靶点383个,关键成分包括槲皮素、木犀草素、山柰酚等,关键靶点包括白介素6/1β、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等,与疾病靶点相映射后得到57个。GO功能富集分析,包括生物学过程1399条,分子功能60条,细胞组成22条;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123条通路,主要涉及糖尿病并发症的AGE-RAGE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表明温阳通络方关键药效分子与核心靶点有良好的结合能力,与阳性对照药物甲氨蝶呤片、来氟米特片等无明显差距,说明预测结果具有一定的可靠性。结论 温阳通络方治疗RA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和多途径的特点,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其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 参考文献 [1]Hu H,Luan L,Yang K,et al.Burden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from a societal perspective:A prevalencebased study on cost of this illness for patients in China[J].Int J Rheum Dis,2018,21(8):1572-1580. |
备注/Memo: | 备注/Memo: 基金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云南)建设项目:(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项目(201507001-0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960863);云南省名医专项(YNER-MY-2018-045);云南省中西医风湿病研究所课题(2017NS1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