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雷晓琴,李雨薇,张 虹,等.从瘀血阻络论治视神经萎缩临床经验[J].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03):086-87,107.[doi:10.13424/j.cnki.jsctcm.2019.03.023]
点击复制

从瘀血阻络论治视神经萎缩临床经验 ()
分享到: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ISSN:2096-1340/CN:61-1501/R]

卷:
期数:
2019年03期
页码:
086-87,107
栏目:
临床研究
出版日期:
2019-05-30

文章信息/Info

文章编号:
2096-1340(2019)03-0086-03
作者:
雷晓琴李雨薇张 虹任翠翠马为梅张英英周云云
1.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广仁医院,陕西西安710004;2.西安市第四医院,陕西西安710004; 3.陕西中医药大学,陕西咸阳712046;4.西安市第一医院,陕西西安710002;
关键词:
视神经萎缩瘀血阻络气血亏虚
分类号:
R774.6+3
DOI:
10.13424/j.cnki.jsctcm.2019.03.023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视神经萎缩属中医学“青盲”范畴,是导致视力不可逆性损伤的退行性病变,是临床致盲的重要原因之一。青盲的发生发展无外乎以下五方面因素:热病邪毒殃及正气;头眼外伤损及瞳神;情志不节气滞化火;肿瘤压迫血络不通;先天不足,精血失养。其病机归纳起来,统属“瘀、郁、虚”三个方面,主要病机关键系瘀血阻络为主,兼杂气血亏虚;因而治疗当遵化瘀通络,补益气血之法,随证化裁;临床遵此法,常能取得显著疗效。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郑宏飞,张玉婷,高颖,等.中医综合治疗视神经萎缩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11,21(1):16-19.
[2]王志兵.青光眼的中医药治疗进展研究[J].中国处方药,2017,15(12):28-29.
[3]刘玉霞.视神经萎缩的相关病因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7,33(16):56-57.
[4]王超英.视神经萎缩的中医药治疗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0,5(20):98-99.
[5]孙丽平,马力,董玉.中西医结合治疗视神经萎缩的临床疗效研究[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2,23(5):8-8.
[6]徐兆辉.中医名家治视神经萎缩[J].光明中医,2017,32(9):1344-1346.
[7]蓝梅彬.中医药治疗视神经萎缩84例临床观察[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7(17):65-66.
[8]谭清.视神经萎缩的辨证治疗[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5(8):1047-1048.
[9]吴虎强,王振华,刘晓云,李戈媛.活血化瘀疗法在眼科临床中的应用[J].科学技术创新,2017,23(6):50-51.
[10]任继刚,贾正品,罗薇,刘旭光.针灸治疗外伤性视神经萎缩临床研究进展[J].亚太传统医药,2016,12(02):45-46.
[11]杜红彦.李志英中医?中西医结合诊治视神经疾病学术经验总结[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4.
[12]郑智.不同病因视神经萎缩的中医证候学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
[13]李华.辨证治疗视神经萎缩的体会[J].河北中医,2002(7):543-544.
[14]饶宁.不同病因视神经萎缩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23(13):56-58.
[15]卢红蓉,胡镜清.“瘀血”与“血瘀”辨析[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7,32(2):426-428.
[16]郑永亮.国医大师张学文辨治郁病肾虚血瘀证经验探析[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7,32(9):4023-4025.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19-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