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刘蕊蕊1 岳仁宋1,2 陈鑫3 赵雯雯1 王晶1 杨茂艺1.浅析大枣在治疗消渴善饥病症的临床应用[J].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01):017-19.[doi:10.13424/j.cnki.jsctcm.2019.01.006]
点击复制

浅析大枣在治疗消渴善饥病症的临床应用()
分享到: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ISSN:2096-1340/CN:61-1501/R]

卷:
期数:
2019年01期
页码:
017-19
栏目:
国医传承
出版日期:
2019-01-10

文章信息/Info

文章编号:
2096-1340(2019)01-0017-03
作者:
刘蕊蕊1 岳仁宋12 陈鑫3 赵雯雯1 王晶1 杨茂艺1
成都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四川 成都 610072
关键词:
大枣消渴善饥脾弱胃强临床应用
分类号:
R255.4
DOI:
10.13424/j.cnki.jsctcm.2019.01.006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岳仁宋教授临证中善用大枣,大枣味甘,性温,甘得温顾则气更易化生,温取甘用则变刚燥为温润,阳化气,阴成形,气充形足,助脾散精,针对消渴病脾弱胃强病机特点,合理配伍,可治疗消渴病中善饥多食。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段军,仝小林. 消渴病的初始病机及其演变浅谈[ J]. 北京中医,2007,26(3):157 - 159.
[2]陈国华. 谈谈甘味药的碍湿与增满问题[ J]. 成都中医学院学报,1979,(3):78.
[3]谢奇. 六味地黄丸在 2 型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于研究[J]. 中医临床研究, 2013, 1(5): 116 - 118.
[4]张家林, 裴瑞霞. 五苓散加味治疗 2 型糖尿病合并肥胖症 30 例 [ J]. 辽 宁 中 医 杂 志, 2014, 41 (1): 75- 76.
[5]张锡纯. 医学衷中参西录[ M]. 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253 - 254.
[6]曹垠焱. 从药物气化理论探讨《伤寒论》 理?法?方?药整体气化观[D]. 济南:山东中医药大学,2006.
[7]周学胜. 气机气化相关论. 中医研究[ M]. 1994,7 (4):7 .
[8]刘力红. 思考中医[ 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456 - 459
[9]郑敏,杨宏杰. 2 型糖尿病从肝论治[ J]. 时珍国医国药,2010,21(11):2969 - 2971.
[10] 张 彦 丽. 肝 与 消 渴 刍 议 [ J]. 中 医 药 导 报,2009,15(10):10 - 12.
[11]石立,钟历勇,舒毅. 应激对 2 型糖尿病患者神经内分泌相关激素的影响 [ J]. 现代医学,2006,34 (5 ):321- 23
[12]常红,车素萍,刘莉,等. 微量营养素大枣对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的调节作用 [ J]. 实用预 防 医 学,2002,9(3):211 - 213.
[13]吴国泰,何小飞,牛亭惠,等. 大枣的化学成分?药理及应用[J]. 中国果菜,2016,36(10):25 - 28.
[14]常红,车素萍. 复方微营康大枣对糖尿病大鼠血糖调节及抗氧化作用的实验研究[A]. 中国营养学会,中国营养学 会 第 八 次 全 国 营 养 学 术 会 议 论 文 摘 要 汇 编[C]. 中国营养学会:2000:1.
[15]焦中高. 红枣多糖的分子修饰与生物活性研究[ 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
[16]焦中高. 枣茶?枣粥?枣汤———糖尿病并发症饮食疗法[J]. 植物杂志,2003,(1):28.

相似文献/References:

[1]吕伟 刘思美 邬良芳 张丽华 赵鹏.大枣黄精多糖复合功能饮料制备工艺研究[J].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06):104.[doi:10.13424/j.cnki.jsctcm.2022.06.020]
[2]吕继宏 段玉红 张效科 苏虹霞 苏露煜 王黎 巩雪莹 刘爱霞.香砂六君子汤治疗糖尿病胃轻瘫脾胃气虚兼痰湿气滞型临床研究[J].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23,(04):044.[doi:2096-1340(2023)04-0044-07]
 LYU Jihong DUAN Yuhong ZHANG Xiaoke SU Hongxia SU Luyu WANG Li GONG Xueying LIU Aixia.Clinical Study on Xiangsha Liujunzi Decoction in Treating Diabetes Gastroparesis with Spleen Stomach Qi Deficiency and Phlegm Dampness Qi Stagnation Type[J].Journal of Shaanx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2023,(01):044.[doi:2096-1340(2023)04-0044-07]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19-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