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References:
[1]赵维良,依泽.蕨类法定药用植物基源考证[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7,34(10):1501-1506.
[2]陕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陕西省中药饮片标准[S].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3]陕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陕西省药材标准[S].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
[4]戴伦凯.中国药用植物志:第12卷[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3.
[5]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委员会.中国植物志:第三十一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
[6]WU Z Y,RAVEN P H,HONG D Y.Flora of China[M].Beijing & St.Louis: Science Press & Missouri Botanical Garden Press,1994-2013.
[7]黄璐琦,王永炎.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技术规范[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
[8]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傣药卷[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9]程虎印,王薇,程江雪.“七药”的资源特征及其研发策略[J].中草药,2014,45(15):2272-2276.
[10]高学敏,谢晓林,党学德.中国七药[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
[11]蔡少青,陈虎彪,冯毓秀,等.关注中药与原植物“同名异物”现象:倡议将原植物中文名与中药名分离[J].中国中药杂志,2008,33(6):727-731.
[12]贾敏如,张艺.中国民族药辞典[Z].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6.
[13]王锦秀,汤彦承.中国种子植物中文名命名法规刍议[J].科技术语研究,2005,7(3):61-63.
[14]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植物分类与代码:GB/T 14467-1993[S].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1993.
[15]谢宗万.就当前植物中文名称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谈做好中药原植物中名取名工作的管见[J].中药材,1987,10(3):42-43.
[16]余国奠.对某些中药材原植物中文名称的修订意见[J].中药材,1992,15(10):45-47.
[17]刘湘丹,周日宝,童巧珍,等.药用动(植)物拉丁学名与中药材拉丁名的重要性探究[J].中国药房,2013,24(39):3649-3652.
[18]秦民坚,田梅.关于《中国药典》一部规范引证基原植物学名命名人的建议[J].中国中药杂志,2014,39(9):1743-1748.
[19]朱忠华,罗超,任德全,等.中药名与其基源植物中文名称及学名的分析整理[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7,23(19):65-70.
[20]孙嘉惠,刘冰,郭兰萍,等.植物分类学于中药资源学的意义:《中国药典》植物药材基源物种科属范畴变动考证及学名规范化研究[J].中国科学:生命科学,2021,51(5):579-593.
[21]朱艳霞.药用植物种质资源保存编码规则[Z].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广西分所,2018-10-20.
[22]杨丽娟,耿小童.我国药用植物遗传资源法律保护探析[J].绿色科技,2020(4):204-207.
[23]张江平,翟传佳,李欣柔,等.我国药用植物资源调查方法及资源监控机制研究进展[J].亚热带植物科学,2020,49(3):234-242.
[24]王雨青,刘金凤,于佳禾,等.2020年版《中国药典》中收载的多基原中药材鉴别的研究现状、问题及对策[J].华西药学杂志,2021,36(2):214-222.
[25]金立阳,汪英俊,李存玉,等.《中国药典》中泽泻药材的基原考订[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20,26(15):177-182.
[26]张磊,辛海量,韩婷,等.重视药用植物学和生药学课程中拉丁名的教与学[J].药学实践杂志,2011,29(2):153-155.
[27]赵维良,依泽,黄琴伟,等.《中国药典》2020年版中药材基原修订探赜[J].中国中药杂志,2021,46(10):2617-2622.
[28]依泽,赵维良,陆耕宇.中国药典收载的法定药用植物基源考订[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8,35(4):519-523.
[29]张贵君,王晶娟.中药基原鉴定的科学内涵[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1,26(1):1-3.
[30]吴萍,杨磊,杨喜艳,等.《中国药典》数种药材学名用法的商榷[J].亚太传统医药,2020,16(4):213-215.
[31]吴伟根,章晓光.中文期刊论文中物种拉丁学名的表述问题[J].编辑学报,2003,15(4):257-259.
[32]曾建飞.植物中文命名应有法规[J].科技术语研究,2004,6(4):27.
[33]徐美渠.汉方药与中药的原植物种类比较与分析[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5,33(11):2626-2630.
[34]李敏.科技图书出版中植物名称规范[J].绿色科技,2017(9):91-93.
[35]GROUP TAP,CHASE MW,CHRISTENHUSZ MJM,et al.An update of the Angiosperm Phylogeny Group classification for the orders and families of flowering plants:APG IV[J].Botanical Journal of the Linnean Society,2016,181(1):1-20.
[36]王艳,成世强,程虎印,等.陕西产重楼属南重楼组药用植物研究进展[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20,42(10):1034-1039.
[37]杨琳,程江雪,王艳,等.陕产七叶一枝花的生药学研究[J].中国现代中药,2020,22(11):1844-1850.
[38]沈显生.植物学拉丁文[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5.
[39]丁广奇,王学文.植物学名解释[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6.
[40]王冰.广义蓼属(PolygonumL.s.l.)的系统发育研究进展及学名整理[D].南昌:南昌大学,2019.
[41]张明理,康云,DIETRICH PODLECH.豆科蔓黄耆属Phyllolobium及其属下组的分类[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45(2):75-78.
[42]李锡文.中国一些植物名称的修正[J].云南植物研究,2002,24(1):14-16.
[43]谢宗万.论中药材基原的单一性与有限多原性[J].中药材,1990,13(5):35-37.
[44]张彦文.植物中文名称的来源、类别及其确定原则[J].丹东师专学报,1997(1):24-27.
[45]艾铁民.关于编制《中国药典》2020年版的几点建议[J].中草药,2019,50(6):1281-1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