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References:
[1]张大良.优化课程体系 加强课程建设[J].中国大学教学,2018(12):10-12,23.
[2]陈侠.课程研究引论[J].课程 教材 教法,1981,1(3):7-12.
[3]潘懋元.新编高等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4]周光礼,马海泉.教学学术能力:大学教师发展与评价的新框架[J].教育研究,2013,34(8):37-47.
[5]人民论坛“特别策划”组.2020国内社会思潮[J].人民论坛,2021(3):12-13.
[6]徐同文.大学课程创新的时代抉择[J].教育研究,2012,33(11):73-77.
[7]教育部高教司:高校教学改革改到深处是课程,改到痛处是教师[EB/OL].(2021-02-24)http://www.moe.gov.cn/fbh/live/2021/52921/mtbd/202102/t20210224_514644.htm.
[8]吴岩.建设中国“金课”[J].中国大学教学,2018(12):4-9.
[9]教育部.坚持以本为本 推进四个回归 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本科教育[J].中国大学教学,2018(6):5--6.
[10]新华网:五大“金课”首次亮相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推出[EB/OL].(2020-11-30)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20-11/30/c_1126804996.htm.
[11]邬大光,李文.我国高校大规模线上教学的阶段性特征:基于对学生、教师、教务人员问卷调查的实证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38(7):1-30.
[12]张秀梅.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2(10):76-80.
[13]张容超,杜旭.常态化防疫形势下中医课程《针灸学》“混合式”教学思路探析[J].现代中医药,2022,42(5):149-153.
[14]张彩霞,龙泳伶,史亚飞,等.中医药慕课建设现状分析与思考[J].中医教育,2017,36(4):17-19,28.
[15]吴夏秋,储利胜,黄爱军,等.预防医学专业中医药特色课程群的建设与实践[J].现代预防医学,2019,46(3):573-576.
[16]刘颖.高等医学院校卫生法学课程建设实践与优化路径:以福建中医药大学为例[J].中医药管理杂志,2021,29(20):12-14.
[17]屈杰,杨景锋,牛锐,等.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金匮要略》教学体会[J].现代中医药,2019,39(3):125-127.
[18]王乾,谷晓红,袁娜,等.基于CIPP模型的中医疫病学课程评价研究[J].中医教育,2021,40(6):61-66.
[19]张丽艳,曲道炜,薛玲,等.金匮要略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1,19(8):18-20.
[20]李荣群,曹灵勇,沈祥峰.图表教学:结构化研讨在《伤寒论》教学的应用[J].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44(3):119-121.
[21]郑洋,汪磊,段雪琳,等.中西医结合生理学一流课程建设的探索与研究:以广西中医药大学为例[J].教育观察,2020,9(38):71-73.
[22]周君佐,咸春龙.“双万计划”执行的现实困境及其突破路径:基于米特—霍恩模型的分析框架[J].高教探索,2021(11):25-33.
[23]屈杰,杨景锋,杨军.“三点”教学法在《金匮要略》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中医药,2018,38(5):128-130.
[24]潘汶奇.本科院校开设经典诵读必修课的思考[J].河南教育(高教),2019(8):105-107.
[25]季旭明.基于梯度教学法提高中医院校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实践[J].现代中医药,2021,41(2):115-118.
[26]刘振天,李森,张铭凯,等.笔谈: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系统思考与分类推进[J].大学教育科学,2021,12(6):4-19.